凤凰花开的路口——写给2022届毕业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2022届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以这种特殊的形式与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我是药学院心理辅导员方荟老师,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又是一年毕业季,在公众号“牵风筝者”中有一篇关于写给山中医的三行情书的推送,其中来自于“燕永纯”的三行情书让我印象深刻,ta说“百草润园槐花,康桥西操水鸭,太极拳与图书馆,又一年夏,山中医人在天涯。”
山中医的美景数不尽也拍不完,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在毕业前可以再浏览一遍我们的校园,用自己的眼睛——这个世界上清晰度最好的相机去再次记录校园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在这里有三条锦囊给到今年的毕业生同学们,希望对于你们未来的人生道路有所帮助。
一、正确归因,摆脱疫情受害者思维
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先来问问关于失败的问题:第一,迄今为止你的人生遇到过什么样的失败?第二,你认为遭遇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你认为你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首先,你人生面对的失败有哪些?就业困难?考研失利?学业失败?毕业困难?人际关系问题?拖延症泛滥?时间管理困难?爱情受挫?可能还有你本人还有一些特殊情况。第二,你认为遭遇你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身体不好?老天安排?运气不好?能力太差?主观不努力?原生家庭?不可抗力?心理素质?第三,换个角度来思考一下,你认为你人生获得某一项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身体素质好?老天安排?运气好?能力强?主观努力?家人支持?不可抗力?心理素质好?其实关于成败的原因的探索正是心理学上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归因。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们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它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十分重要的认知现象。正确的归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归因;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正确的归因能够及时的帮助你在成功和失败后理性分析各方面的原因,避免陷入“反复失败”和“习得性无助”的恶性循环当中,归因理论在各个发展阶段均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学家,主要包括海德、琼斯、戴维斯、凯利、韦纳等。其中以韦纳的三维度六因素归因理论最为人们所熟知,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维度六个因素。
从这个表格中,我们能够解读出三维度是“因素来源”“稳定性”“可控性”,六个因素是“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分别按照“因素来源于内部还是外部”,“稳定与否”“可控与否”可以对六个因素进行划分,结合这个表格同学们可以认真分析下你自己的归因风格是如何?当你将失败进行外归因、不可控归因时,你会感觉自己是被动的,无论自己多么主观努力还是会输给运气、工作难度、和外部环境,所以有多时候会有一种无力感,当下次进行某项成就行为时,很容易“丧”或者是“无能为力”,当你将成功过多地进行内归因时,又很容易衍生出自负、骄傲的情绪。所以给大家的建议是,当你失败时,多进行内归因和可控性归因,比如说自己的努力不够,那你再进行下一次成就行为时,就可以从自己的主观努力上多下功夫,比如说你遇到了学业困难,顺利毕业有难度时,如果你进行外归因,认为自己运气不好或者是有人故意刁难,那你就很难再次获得成功,但是反过来,你归因为自己努力不够,努力的程度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那你调节自己努力的层级,倍加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另一方面,当你成功的时候可以进行内外归因的平衡,成功由个人努力的成分,也有外部环境的助力和适度的工作难度的辅助,这样你就能保持一个稳定平和的心态和自信心,而且在下一次进行任务选择时,可能会选择任务难度偏高一点有挑战性的工作来完成,对于提高自身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这个地方给大家补充一个概念,就是“受害者思维”,有的同学可能说老师我没有受虐倾向,这个概念应该离我很远吧?所谓“受害者思维”,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事情和任何人面前,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一个受害者和弱者。比如说一位2022届学生给我留言说:“老师,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太严重了,我觉得今年全年水逆,考研无望,我今年应付应付,明年再考吧。”这就是典型的疫情受害者思维,将自己为未可知的考研失利甩锅于疫情,疫情的负面影响无可厚非,但是每年的考研都有很多优秀的同学成功上岸,为什么他们可以顺利实现人生梦想?所以疫情是大考,也是照妖镜,它让一切“虚假努力”“侥幸心理”无处遁形,在这里希望大家能够摆正心态,正确归因,摆脱这种疫情受害者思维。
二、五步台阶,激发主动性思维与能力
有两个问题在毕业生中很常见也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1.要么愧疚于过去,要么焦虑于未来,很难把握当下的生活。
2.身为一名毕业生,早已成年,父母却仍然把我当小孩,做什么事都要管,对我不放心不放手。
这两个问题都很纠结很让人苦恼,那我们怎么来破除这个问题呢?这就是这一部分要说到的内容。当下的掌控感和主动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命是个进程,我们要制造台阶,每个台阶的次第攀登都能激发我们新的主动性。
第一步台阶,我们的身体:古希腊人把身体看作“存放思想的寺庙”。当你想提高主动性时,完全可以从身体来激活。中国古人强调脊梁挺直。当脊梁直的时候,就会有种自信心,有力量。就像宫殿的大梁非常直,非常粗,宫殿的宏伟感就出来了。我们的身体也是这样,当我们的脊梁非常直,就会有一种自己很庄严宏伟的感觉。如今很多懒散的姿势被我们应用,身体皱着,弯着,这会让大脑充满沮丧。我们现在难免有很多焦虑烦恼不自信,也会更少斗志,这种近似俘虏的姿势,怎么会有精神呢?所以,身体是主动性的一步台阶,脊柱挺直,保持微笑,用身体达到你的主动性。
第二步台阶,安全感台阶:当我们常常体会到安全感时,我们就会很有主动性。所以你可以思考下,做什么事情能让你获得安全感,安全感是主动性的来源。给大家写的这封信,大家告诉我,老师,你说的很有道理,我受益匪浅,这就帮助我的安全感。对安全感的追求也会让我们特别有主动性。
大家反思下现在的自己,怎样通过对安全感的追求来建立主动性呢?疫情期间,你去帮助社区执勤,感受到社会对你的需要,这是安全感。临近毕业,为同学们平安、顺利毕业和离校工作保驾护航,体现个人价值,这也是安全感。你有追求安全感的动机,主动性就随之产生。
第三步台阶,核心支持者:如果你做事情能够感受到有核心支持者,就会非常有主动性。什么人是核心支持者?父母和身边的人就是。对你们来说,父母能不能成为自己的核心支持者?自己的同学朋友能不能成为核心支持者?如果你觉得父母不支持你,生活中最亲密的人都不理解你,怎么办呢?先考虑一下,为什么得不到支持。比如,你现在想拍毕业照,因为疫情的特殊情况,我们今年没有办法集体拍照,所以你的计划肯定得不到核心圈的支持。因此,你可以改变你想要做的事儿,找到能够被支持的做法。比如,云端毕业照,照片合集,单人照组成的班级相册等等。你想要得到支持,要遵循规则,大家记着一个规律,一旦人开始支持你,接下去他会渐渐习惯支持你,也会渐渐扩大支持的范围,支持会变为一种习惯。当支持和赞同你的人多了,你就会获得主动性。
第四步台阶,影响圈:有核心支持者的情况下,主动性再往上的一步台阶,那就是自己的影响力。这个时候,你走得越来越高了,已经不是刚刚出发攀爬主动性起点上的你了,你现在要通过核心影响圈,来影响更多的人。
第五步台阶,心灵成长:当你爬过了身体,安全感,核心支持者,影响圈,到达这里,这个台阶叫心灵成长的台阶。当你感受过无聊和焦虑,说明你登上了第五级台阶。此时有了很多人生主动性,当我们在克服无聊和焦虑的时候,你的个人心灵就是在成长中了。试着做对你来说有点挑战,不想坚持的事儿,坚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坚持中能生出毅力,毅力中会生出智慧。此时已经不需要考虑什么是主动性了,因为你已经不知道什么是被动了,你非常自然,你的身体大脑和精神协作地非常自然,你就可以开始积极乐观能够掌控当下了。
三、保持状态,踏实走好人生每一步
一位国家博物馆的解说员@河森堡的一篇博文,我认为很有启发性,所以跟大家一起分享下。他说:“我通过观察发现这么一规律,人要想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分两步,第一步是让自己处于可以把事做好的状态,第二步才是把事情做好。你就好比说,我在博物馆给人讲解时就有切身体会,如果一周之内我每天都讲,连续讲两周,我就嘴皮子特别利索,第一句话刚说出口,第三句话在脑中都已经准备好了,说话跟自动步枪似的,一个词汇在脑中往往有若干个同义词备选方案,我一边说前边的,一边在所有措辞方案中选出那个最恰当的说出来,表达的既流畅又精准。但如果我两个星期不做这种高强度的讲解,我就能清晰地感觉到我的表达能力迟钝了,说话开始颠三倒四,有的词汇在嘴边绕圈,可就是抓不着,嘴在脑子前边,手又在嘴前边,有时候比划半天手势愣是说不出一句完整话,满头是汗。”
再好比说,我知道一些职业作家,每天都会写个几百上千字的内容,其实写出来的东西也不错,但不给任何人看,写完之后关闭文件不保存,就上床睡觉了,他们要的就是保持那种写作的感觉,脑内和写作相关的神经回路得多走走电信号,要不容易迟钝。
其实仔细观察,体育、艺术、科研、社交等领域都是这样,那些真正惊艳的成就和突破,往往是在一种良好状态的惯性之上实现的,平时一直保持在80%左右,灵光一闪后撞穿天花板,抵达了110%,于是人就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所谓进步即是如此。
所以我觉得无论干什么,都先别想着做出成绩来,应该先想着如何让自己处于那种容易做出成绩的状态里并且稳住,指不定哪天灵光一闪或者突然顿悟,噌一下,人就上去了,成绩就有了。
灵光一闪这种事可遇不可求,等待是唯一的办法,但那一瞬间真正来临时,也只有持久的勤勉才能真正接得住它,本质来说,勤勉其实是一种正确的等待姿势。
所以作为2022届毕业生,希望大家离校之后,也保持这样一个努力学习终身学习的状态,在机会来临的时候能够牢牢抓住,踏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最后,想问同学们入学教育时自问过的问题,那就是田书记提出来的“爱校”三问:你是山中医人吗?你爱山中医吗?你愿意山中医好吗?是的,我们的答案是一样的。感谢你们在山中医度过的时光,让校园青春靓丽,丰富多彩。你们的母校会更加努力给你们带来最大的自豪感骄傲感归属感和支撑力量,盼望你们常回来看看。最后的最后,你们远走高飞,我们原路返回,咱们不说再见。
药学院辅导员:方荟
2022年6月23日
作者简介:
姓名:方荟 药学院副科级辅导员
所带班级:
制药工程21级01班-04班
制药工程21级(3+2)01班
工作格言: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学生工作中,我愿意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一起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技术 | 王佳炎 周敏
主编 | 邱慧 张驰
责编 | 付萌 陈艺萌 陈儒
编审 | 苏娜娜